第一回 第二回 第三回 第四回 第五回 第六回 第七回 第八回 第九回 第十回 第十一回 第十二回 第十三回 第十四回 第十五回 第十六回 第十七回 第十八回 第十九回 第二十回 第二十一回 第二十二回 第二十三回 第二十四回 第二十五回 第二十六回 第二十七回 第二十八回 第二十九回 第三十回 第三十一回 第三十二回 第三十三回 第三十四回 第三十五回 第三十六回 第三十七回 第三十八回 第三十九回 第四十回 第四十一回 第四十二回 第四十三回 第四十四回 第四十五回 第四十六回 第四十七回 第四十八回 第四十九回 第五十回 第五十一回 第五十二回 第五十三回 第五十四回 第五十五回 第五十六回 第五十七回 第五十八回 第五十九回 第六十回

其他同样精彩,等你来爱

第三十四回

上一章 下一章

秋汛届期履勘险要 堤防巩固江汉安澜

  且说林公奉旨查办监利县粮书抢土闹局一案,既据委员但明伦回辕禀复案中真相,即日饬提龚绍绪等全案人犯到省,亲加严讯几堂,然后分别拟罪,拜折奏复。大意谓:龚绍绪充当书吏,竟敢诡列卯名,侵吞土方钱至六千串,实属玩法已极,应比照蠹役诈赃十两以上例拟罪,发往极边充军;粮书邓培元、吴德润私收土费四千、三千串不等,在官人役,未便因其先侵后吐,宽免置议,应照蠹役诈赃一两至五两例,各杖一百,枷号一月;张良佐、李光怀、朱德顺、萧之棣、黄海儿等。到局滋闹,均应照律杖八十;龚经伸、龚经辉等,随同喧嚷,应照律笞四十,均已分别发落。革员秦祖恩充当散局董事,因粮书萧之桐催费不力,令雇工朱正榜擅用铁链锁拿之桐,殊属妄为,应请照违制律杖一百,革去从九品职衔;朱正榜与曾祥不应听从锁拿,应于秦祖恩罪上减一等,各杖九十;周超伯等因溃堤赴险无及,已据禀退,毋庸置议;监利县邓兰薰虽无得规徇纵情事,惟粮书侵收土费,失于觉察;朱三工溃口,虽已赔修,而抢险截流等用项,仍于续征土费内开销,殊属非是,应请将监利县邓兰薰即行撤任,以示惩儆。此折拜发后,隔了十几天,奉到朱批如议办理。时值秋汛,连日大雨,江水、汉水顿涨一丈数尺,江汉堤工岌岌可危。林公迭接各处报告,心想,江、汉堤防为楚省数十州县人民财产的保障,倘有溃决,哪里对得住百姓呢?还是亲自出巡,督饬筹防,以免巨患。于是一面附片奏明出巡江、汉堤工,一面遴选熟悉江、汉堤防的文武随员,即日出辕,巡视江、汉堤防。一般人只知黄河水势一泻千里,堤防关系非轻,特简河道总督专司保护,殊不知江、汉水势,来源分两派,水势翻澜,比之黄河有过无不及。要知名为江、汉,实分江水、汉水两派,江水自川入楚,由巴东至黄梅,计历十八州县,始达江西的九江;那汉水自陕入楚,由郧县至汉阳,计历十三州县,始出汉口,在长江汇合。除上游依山为岸,不必堤防外,那江水自荆州以下,两岸设堤,约摸三十万丈,不独以导川水,并且湖南、广西、贵州诸水,凡注入洞庭湖的,无不入江,也即是无不赖荆州以下堤岸为障。汉水自襄阳而下,因襄阳正当要冲,故称襄河,自此以上,水清多险滩,两岸多峭壁;自此以下,水势汛滥,两岸设堤约摸十七万丈,也不是单导陕西的水,凡豫省西南一带汇入唐河、白河诸水,莫不奔赴襄阳,与汉水合流,水势冲激,不在于黄河,还加水性善曲,泥沙尤多,故尔易生滩嘴,河形因之屡变。稽考志乘,在前代江、汉堤防,此塞彼溃,常常有的;而万城大堤,自乾隆五十三年溃堤决口,淹没无数人民财产,以后连年溃决,约共五十多处,自数十丈至数百丈不等。自嘉庆十三年认真修筑坚固,至今已阅三十年,万城大堤总算年年奏报安澜,不过其他漫溃所在很多,每届秋汛,依旧时有小决口。总之,由于来源过多,水势太急,泥沙停积,河底日高,堤岸下的田庐有较水面低至数丈的,蚁虫穴处,便成渗漏,每遇伏秋大汛,江、汉两水顿涨数丈,最易冲毁堤防。全赖在工员役抢险得力,能够保得不有崩溃,正是徼天之幸?湖广总督例必奏报安澜。在工人员都有奖叙,这是江、汉堤防的大概情形。

  林公办事认真,兼之前在东河总督任上履勘验工,深悉个中利弊,并知堤防为无数人民财产的保障,确为地方上惟一要政。现在正值伏秋大汛,为江、汉堤防吃紧时期,故尔一面奏明出省督防,亲赴荆江、襄河等处巡阅,一面率同随员,乘坐大号江船,由汉阳溯流而上,经历汉川、沔阳,天门、潜江、京山、荆门、钟祥、襄阳各州县,将南北两岸堤工逐段量明丈尺,分为最险、次险、平稳三项,树立标志,以便稽查防护。

  凡遇河滩宽远、堤塍高厚的,列作平稳段;遇见滩窄溜近,河形尚顺,堤岸虽形单薄,土性尚觉坚韧的,列为次险段;遇见迎溜顶冲,对面沙嘴挺出,堤前嫩滩塌尽,以及土性疏松,屡筑屡溃的所在,概列为最险段要工,委派员役时加培修;每遇伏秋大汛,更加认真守护。林公周历襄河两岸,发现河底愈上愈浅,原来襄河底上下皆深数丈,近年来陕西南山一带,及楚北郧阳上游等处的深山老林,尽行开垦,栽种苞谷,山土日掘日松,遇有发水,沙泥泄入河底,逐渐淤垫,以致汉阳到襄阳,愈上则河底愈浅。兼之汉水性最善曲,相距一里,竟有迂回数折,此岸坐湾,彼岸不免受敌,正溜既猛,回溜势亦加狂,因是近年来襄河竟无一年不报漫溃。溃处的遗害,显分轻重:溃在上游的较重,溃在下游的较轻;溃在支堤的较轻,溃在正堤的较重。从汉川以下,号为汉渎尾闾,向不设堤,叫做丁畈,由此而上,沔阳高于汉川;潜江、天门高于沔阳;京山、钟祥,更高于天门、潜江。分明地势上高下低,水性就下,倘使上游失事,水势向下游直泻,如顶灌足,抢险极难着手。所以林公一路巡视,对于上游格外注意。

  本年五月中旬,涨水很高,几乎浸堤决口,幸尔在工员役, 不分昼夜,协力保护,上游均得保全,惟白鱼境、长湖境两处报溃:一系下游,一系支堤,关系较轻,且经林公派员监督补筑,长湖境早已工竣,白鱼境也早派员督工钉桩,并饬该县严催业民集资抢筑,及至六月下旬,汉水又加长七八尺,虽则骤涨骤落,尚未酿成漫堤巨患。但是现值秋汛,复涨固属意中事,秋成将届,禾稻在田,守护更宜认真,故尔林公出巡一个多月,一时不敢启节回辕,暂驻钟祥、京山二县交界之处,督工加修王家营堤工。该处为最险要工,前任湖广总督嵩孚驻工督建石坝三道,挑溜护堤,工程非常坚固,捍御极为得力。林公亲临履勘,更将该石坝加倍高宽,益觉巩固,惟京山第五段的张壁口,与钟祥第三段的万佛寺两处堤塍,目下俱被大溜冲刷,堤身壁立,极为危险。林公查勘明确,严饬该府县作为护坝,筑做盘颈,并于迎溜各段抛填坚大石块,以资御护。又于刘公庵、何家潭两处溃堤,勒限钟祥县修筑原堤,添办石坝,验过工程坚固,重又向上游巡勘。既遍襄河,复赴荆江查看,无非相度形势,饬属加防,积聚物料,预备抢险,此岸有险,命彼岸相帮,上段有险,命下段同护。今年水势盛涨时候,竟达三丈四尺以上,幸赖林公周历履勘,督饬属员分段抢修保护,才得化险为夷。

  林公因见水势尚未全退,行抵老河口泊舟。因为连日伏处官舱,昏闷非常,便带着史林恩、王安福登岸散步。那老河口是同汉水通流,一直要到汉川,那是个大码头,街上人烟稠密,河中船只众多。林公信步而前,瞧见一家茶棚子生意热闹非常,就带着二随员,踱进茶棚,择空座坐下。林恩向店伙计要了三碗红茶,林公一边喝茶,一边举目四顾,只见满棚茶客,大半是吃船上饭的。因为这里是入陕西赴两湖的水路要道,所以各帮船只都泊在这里候生意,船主和船伙老守在船上昏闷,都上岸来,聚在这家茶棚子里喝茶消遣。分属吃水面上饭的人,用钱手段,比较陆地上生意人格外阔绰,他们以为终年等在三面见水,一面见天的底子里,常常出没于惊涛骇浪之中,性命好像常悬在秋千架上,今天不晓得明天事,除非岸上有妻儿老小的,不得不积蓄钱来赡养身家以外,十人中倒有七八个阔手,有钱到手,登岸浪吃浪用,用完了,横在船板上休养;打架起来,拚命不肯让人。不过这班人迷信极重,饮食谈话间的忌讳,也比陆路上混饭吃的人多,莫说陆路上人弄不清楚他们的忌讳,就是船帮中也不相统一,海船有海船的避忌,江船有江船的避忌,湖船有湖船的避忌。汉江船的规矩,与长江船不同,下江船的规矩与上江船各异,莫说一时弄不清楚,就是终身钻在这里头,也难彻底了解。林公瞧见他们用钱阔绰,暗想:船伙计岂肯如此浪费,这班人只怕是水面强盗。正在疑想间,忽听邻桌上两个船家,碰茶碗盖催开水,蓦地当当价儿响,倒把林公吓了一跳。

  要知后事如何,且待下回分解。


林公案

《林公案》是清末民初的一部长篇小说,共六十回。故事主要讲述了林则徐出任闽清知县,接连破获大案,与兵部尚书穆彰阿等一班奸臣斗争,后又升为湖广总督,在虎门销烟,抗击英国侵略者的故事。着重歌颂了林则徐为国为民勇于任事、不畏强暴的爱国主义精神。

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