逢遇篇 累害篇 命禄篇 气寿篇 幸偶篇 命义篇 无形篇 率性篇 吉验篇 偶会篇 骨相篇 初禀篇 本性篇 物势篇 奇怪篇 书虚篇 变虚篇 异虚篇 感虚篇 福虚篇 祸虚篇 龙虚篇 雷虚篇 道虚篇 语增篇 儒增篇 艺增篇 问孔篇 非韩篇 刺孟篇 谈天篇 说日篇 答佞篇 程材篇 量知篇 谢短篇 效力篇 别通篇 超奇篇 状留篇 寒温篇 谴告篇 变动篇 明雩篇 顺鼓篇 乱龙篇 遭虎篇 商虫篇 讲瑞篇 指瑞篇 是应篇 治期篇 自然篇 感类篇 齐世篇 宣汉篇 恢国篇 验符篇 须颂篇 佚文篇 论死篇 死伪篇 纪妖篇 订鬼篇 言毒篇 薄葬篇 四讳篇 间时篇 讥日篇 卜筮篇 辨祟篇 难岁篇 诘术篇 解除篇 祀义篇 祭意篇 实知篇 知实篇 定贤篇 正说篇 书解篇 案书篇 对作篇 自纪篇

其他同样精彩,等你来爱

状留篇

上一章 下一章

  论贤儒之才,既超程矣,世人怪其仕宦不进,官爵卑细。以贤才退在俗吏之後,信〔可〕怪也。夫如是,而适足以见贤不肖之分,睹高下多少之实也。龟生三百岁,大如钱,游於莲叶之上。三千岁青边缘,巨尺二寸。蓍生七十岁生一茎,七百岁生十茎。神灵之物也,故生迟留,历岁长久,故能明审。实贤儒之在世也,犹灵蓍、神龟也。计学问之日,固已尽年之半矣。锐意於道,遂无贪仕之心。及其仕也,纯特方正,无员锐之操。故世人迟取进难也。针锥所穿,无不暢达。使针锥末方,穿物无一分之深矣。贤儒方节而行,无针锥之锐,固安能自穿、取暢达之功乎?且骥一日行千里者,无所服也,使服任车舆,驽马同〔昔〕。骥曾以引盐车矣,垂头落汗,行不能进。伯乐顾之,王良御之,空身轻驰,故有千里之名。今贤儒怀古今之学,负荷礼义之重,内累於胸中之知,外劬於礼义之操,不敢妄进苟取,故有稽留之难。无伯乐之友,不遭王良之将,安得驰於清明之朝,立千里之迹乎?

  且夫含血气物之生也,行则背在上而腹在下;其病若死,则背在下而腹在上。何则?背肉厚而重,腹肉薄而轻也。贤儒、俗吏,并在当世,有似於此。将明道行,则俗吏载贤儒,贤儒乘俗吏。将暗道废,则俗吏乘贤儒,贤儒处下位,犹物遇害,腹在上而背在下也。且背法天而腹法地,生行得其正,故腹背得其位;病死失其宜,故腹反而在背上。

  非唯腹也,凡物仆僵者,足又在上。贤儒不遇,仆废於世,踝足之吏,皆在其上。东方朔曰:“目不在面而在於足,救昧不给,能何见乎?”汲黯谓武帝曰: “陛下用吏如积薪矣,後来者居上。”原汲黯之言,察东方朔之语,独〔非〕以俗吏之得地,贤儒之失职哉?故夫仕宦,失地难以观德;得地难以察不肖。名生於高官,而毁起於卑位。卑位,固赏贤儒之所在也。遵礼蹈绳,修身守节,在下不汲汲,故有沉滞之留。沉滞在能自济,故有不拔之扼。其积学於身也多,故用心也固。俗吏无以自修,身虽拔进,利心摇动,则有下道侵渔之操矣。

  枫桐之树,生而速长,故其皮肌不能坚刚。树檀以五月生叶,後彼春荣之木,其材强劲,车以为轴。殷之桑谷,七日大拱,长速大暴,故为变怪。大器晚成,宝货难售也。不崇一朝,辄成贾者,菜果之物也。是故湍濑之流,沙石转而大石不移。何者?大石重而沙石轻也。沙石转积於大石之上,大石没而不见。贤儒俗吏,并在世俗,有似於此。遇暗长吏,转移俗吏超在贤儒之上,贤儒处下,受驰走之使,至或岩居穴处,没身不见。咎在长吏不能知贤,而贤者道大,力劣不能拔举之故也。

  夫手指之物器也,度力不能举,则不敢动。贤儒之道,非徒物器之重也。是故金铁在地,焱风不能动,毛芥在其间,飞扬千里。夫贤儒所怀,其犹水中大石、在地金铁也。其进不若俗吏速者,长吏力劣,不能用也。毛芥在铁石间也,一口之气,能吹毛芥,非必焱风。俗吏之易迁,犹毛芥之易吹也。故夫转沙石者,湍濑也;飞毛芥者,焱风也。活水洋风,毛芥不动。无道理之将,用心暴猥,察吏不详,遭以奸迁,妄授官爵,猛水之转沙石,焱风之飞毛芥也。是故毛芥因异风而飞,沙石遭猛流而转,俗吏遇悖将而迁。

  且圆物投之於地,东西南北,无之不可,策杖叩动,才微辄停。方物集地,壹投而止;及其移徒,须人动举。贤儒,世之方物也,其难转移者,其动须人也。鸟轻便於人,趋远,人不如鸟,然而天地之性人为贵。蝗虫之飞,能至万里;麒麟须献,乃达阙下。然而蝗虫为灾,麒麟为瑞。麟有四足,尚不能自致,人有两足,安能自达?故曰:燕飞轻於凤皇,兔走疾於麒麟,{圭黾}跃躁於灵龟,蛇腾便於神龙。吕望之徒,白首乃显;百里奚之知,明於黄发:深为国谋,因为王辅,皆夫沉重难进之人也。轻躁早成,祸害暴疾。故曰:其进锐者,退速。阳温阴寒,历月乃至;灾变之气,一朝成怪。故夫河冰结合,非一日之寒;积土成山,非斯须之作。干将之剑,久在炉炭,銛锋利刃,百熟炼历。久销乃见作留,成迟故能割断。肉暴长者曰肿,泉暴出者曰涌,酒暴熟者易酸,醢暴酸者易臭。由此言之,贤儒迟留,皆有状故。状故云何?学多道重,为身累也。

  草木之生者湿,湿者重;死者枯。枯而轻者易举,湿而重者难移也。然元气所在,在生不在枯。是故车行於陆,船行於沟,其满而重者行迟,空而轻者行疾。先王之道,载在胸腹之内,其重不徒船车之任也。任重,其取进疾速,难矣。窃人之物,其得非不速疾也,然而非其有,得之非己之力也。世人早得高官,非不有光荣也,而尸禄素餐之谤,喧哗甚矣。且贤儒之不进,将相长吏不开通也。农夫载谷奔都,贾人赍货赴远,皆欲得其愿也。如门郭闭而不通,津梁绝而不过,虽有勉力趋时之势,奚由早至以得盈利哉?长吏妒贤,不能容善,不被钳赭之刑,幸矣,焉敢望官位升举,道理之早成也?


论衡

《论衡》一书为东汉王充(27-97年)所作,大约作成于汉章帝元和三年(86年)。《论衡》是王充的代表作品,也是中国历史上一部不朽的无神论著作。现存文章有85篇(其中的《招致》仅存篇目,实存84篇)。该书被称为“疾虚妄古之实论,讥世俗汉之异书。”► 31条名句
河冰结合,非一日之寒;积土成山,非斯须之作。

0条评论